注冊內部審計師考試科目(注冊審計師考什么科目)
1.考試周期和方法
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每年可以參加四次考試,總共可以參加四年考試,即:在四年內申請三門科目??荚嚭?年未通過考試,成績無效,理論上可以延長1年。
都是計算機考試,一臺計算機,可以選擇考場和考點,同一個城市的考點由考生安排;
一般考試時間分幾天,可以提前預約到哪一天,不像國內考試,時間比較死。
2.題型
都是單項選擇題,沒有多選、填空、簡答,基本沒有計算題,很少用計算器。
3.適合碎片時間學習
與國內其他考試不同,內部考試需要單獨、長期思考,甚至一個問題需要一個多小時,一個問題涉及多個知識點。
在這次考試中,一個問題基本上只有一個知識點。如果你有時間,你可以在三到五分鐘內做一個問題,掌握一個知識點,適應工作時間學習,適合辦公室職員考試。
4.注重內部控制思維,合規實證較小
發現問題后,首先從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整體思維強度;國內考試一般首先發現合規問題、問題、各種排除分析方法、詳細知識點。
這就是為什么這個證書很容易考,一旦思維合拍。
5.注重實用性,問題直截了當,很少設置陷阱
每個問題都是對實際案例的解釋,從實際業務開始,你可以想象實際場景,因為答案可能是正確的答案,我們需要選擇最好的答案。
例如,如果你發現桌子上的蘋果掉在地上,你該怎么辦( b )
a.仔細分析原因,防止再次落地;b.撿起來;c.檢查是否損壞,是否可食用;d.追究責任。
中國人的考試,能讓你想到誰擺脫誰的責任,需要什么樣的預防措施,是否摔壞?你得想很多。
而cia考試的時候,人家只是問你該怎么辦,正常人只是撿起來,就是這么直!
6.題庫選題,有原題
國際內審協會有一個大題庫,嚴格保密,不可能外流。而且每年都要從社會上收集大量試題,補充題庫。
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考生試卷。
所以,如果刷題夠了,運氣夠好,就會發現考卷上有一半的題都做過了,當然運氣不好就很難說了。
7.教材使用有限
國內考試,只要教材通過,再做幾套問題,基本通過。試卷上的問題是教科書的內容,基本上不會有超級大綱考試。
這次考試是不同的。教科書只是一個基本的知識點。即使你背誦了所有的書,也沒用,因為問題來自實踐。即使是理論問題也考慮實用性,而不是為了記住理論。
教材的作用是,有些知識點比較系統,可以多參考。
8.中文考試翻譯太難理解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試題時看起來很困惑,因為他們不明白自己在問什么?那些漢字都知道,不知道重點是什么。讀天書有點感覺,全靠蒙古。
中國的考試需要花時間來分析問題的重點和考點。如果考試不清楚,很容易出錯。
而這次考試,需要時間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不是有陷阱,而是看不懂。所以有英語基礎的人最好考英文版。
9.知識點在題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國內考試,是在教材的指導下做題,哪個題不會兒,書中就有答案,把書看懂了,問題就會出現。
而這次考試,用做題讀書,只看書還是不會做題。
考點在哪里,全在題中,一道題一類知識點,有時不體現在書中,有時分散。
關鍵是僅僅參考書是不夠的。書中很多問題都找不到答案,也沒有在百度上搜索和與考友討論。
因為很多考題都是實際操作。
比如杠桿原理考試。撬起一個重物需要做什么?中國的思維是:從支點分開,計算兩側杠桿長度,乘以力度,計算是否撬起。國外考試只有一點:把支點移到要撬起的物體的一側,連孩子都知道該怎么辦。
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區別。
因此,通過刷題來理解他們的思維和實際操作。
10.課件的價值
一般來說,一些老師解釋說,這種實際問題應該很容易做到。相反,國內教師注重理論研究。一張嘴就是內部控制框架和理論。我根本不談這個問題的實際操作,因為老師基本上沒有做過企業內部審計,也不知道內部審計是什么樣子的?
所以理論性強的老師教不好。
最好自己理解!有時候,雖然我的理解似乎很奇怪,但這是合理的。
11.知識面廣,但沒有深度
眾所周知,國外的理論發展是有階段的,有一系列的理論演變過程,尤其是管理理論。因此,外國學生的學習內容很淺,但知識面很廣。
這次考試也是如此。我們在學習中會發現很多理論,我們從未聽說過,或者它們與中國的名稱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網上搜索更多,了解什么是理論,但我們不需要深入學習,因為它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12.考的是實戰能力,不是知識多少
這次考試更實用,更注重私營企業的內部考試,一切都以公司或老板(董事長)的利益為出發點。
考試需要個人綜合知識、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
因此,對于有內審經驗的人來說,這次考試相對簡單。
13.學習方向要偏向實戰
不要為了刷題而刷題,途不大。
想象一下提問者的環境,再強調一下,這些考題是多社會從業者總結出來的,都是實戰經驗的總結。
所以,做題時要聯系出題環境,就是如果你在實務工作中,遇到這種問題,應該怎么辦?是實際該怎么辦,而不是理論分析。
14.選擇最好的答案
與國內問題不同,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而這次考試可能是正確的答案。就像在實際工作中一樣,你可以有四種決策選擇,如果你選擇最好的高分,最好的可能不會得分,也可能會得分更少。
意思是:雖然是單選,但是選擇。a可能是2分,選擇b也許得一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
因此,在考試中,采用中國試題的做法存在問題。例如,有些排除方法不容易使用。
15. 關于市面上流行的考題
有考生開始抱怨考試原題越來越少。原因是什么?
有人說:題庫變大了,題多了,所以原題少了。
然而,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一些國內考試機構已經開始制造問題來賺錢。
以前的題都是考生記憶的題,或者偷偷記錄的題,都是考試題庫中的原題。
現在,一旦國內專家提問,試題的水分就會增加!
市場上的試題很貴,但不一定是真的!
16.運氣
國內考試,一直注重公平,注重內容深度,難度搭配合理,盡量使所有考生的難度相同。
而這次考試,都是隨機抽取的題,有的人抽得簡單,運氣好,就是容易通過!
17.每個問題的權重可能不同
這純粹是猜測,因為iia對試題的保密性要求很高,評價標準不透露!
在中國,不同題型的分數是一樣的。如果是單項選擇題,每道題的分數都是一樣的。
而這次考試,都是單選題,但每道題的分數都不一樣。
75%的正確率要求通過,但有些人可能會掛斷90%的問題。
此外,同一科目的不同部分需要75%以上的正確率才能通過整體考試。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率要低得多,這也要求我們不要放棄問題率較低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