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會計核算(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科目)
新收入標準取代《企業會計準則15號建筑合同》后,建筑企業如何進行會計核算?涉及國家建筑企業收入、成本、利潤的確認和結轉!具體會計準則如下。
一、會計科目調整
1.增加合同履約成本工程建設科目(按工程項目核算),核算原工程建設合同成本科目的核算內容。
2.增加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科目,刪除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合同結算賬戶余額為借款人的項目,調整為合同資產項目資金(已完成未結算);合同結算賬戶余額為貸款人的項目,調整為合同負債未完成賬戶。
【補充】合同結算:同一合同下的本科目會計屬于合同資產或合同負債,涉及與客戶在一定時間內履行履約義務的結算對價。在本科目下,設置合同結算-價格結算科目,反映定期與客戶結算的金額,設置合同結算-收入結轉科目。
3.預收賬款科目調整為合同負債科目。
4.保修金從應收賬款科目調整為合同資產科目,保修期滿后調整為應收賬款科目。
二、會計流程
1.采購材料的會計處理:
借:原材料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當月未認證的可抵扣增值稅)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抵減)(簡易計稅差額)
貸款: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2.項目實際成本的會計處理:
借:合同履約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進項稅額待認證(發票收到后轉入應納稅科目)
貸款:應付賬款/銀行存款/原材料/職工工資等
3.收到預收款的會計處理
(一)開具非稅務發票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款:合同負債
應交稅費-預繳增值稅(一般計稅)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簡易計稅)
(2)開具稅率發票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款:應納稅-應交增值稅-銷項稅(一般計稅)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簡易計稅)
4.確認主營業務成本的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合同履約成本
5.主營業務收入確認(投資法,按成本投入占預算成本計算履約進度確認收入金額)的會計處理:
借款:合同結算-收入結轉
貸:主營業務收入
6.業主確認工程量(含質保金)的會計處理:
借款:應收賬款
合同資產-質保金
合同負債-工程款-預收工程款(本次預收工程款金額減少)
貸款:合同結算-價款結算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會計收入確認已發生增值稅義務時)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一般計稅)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簡易計稅)
應收賬款-工程款-進度結算(本次沖減預收工程款金額)!
7.期末將合同結算余額轉入合同資產或合同負債的會計處理:
(一)合同結算科目余額為借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合同資產-工程款
貸款:合同結算-工程款期末結轉
(二)合同結算科目余額為貸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款:合同結算-工程款期末結轉
貸款:合同負債-工程款
8.保修期滿-合同資產轉入應收賬款,開具發票的會計處理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合同資產-質保金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一般計稅)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簡易計稅)
三、幾個重要科目的會計說明
(一)合同資產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已將貨物轉讓給客戶并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應當按照合同進行詳細核算。
1、應注意與應收賬款的區別:
應收賬款是企業無條件收取合同對價的權利,企業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收取,企業只承擔信用風險。
合同資產不是無條件收款權。除時間流逝外,該權利還取決于其他條件(如履行合同中的其他履約義務)收取相應的合同對價。除信用風險外,企業還可能承擔其他風險,如履約風險。
兩者的區別在于,應收款代表無條件合同對價權,即企業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合同資產不是無條件收款權,除時間外,還取決于其他條件(如履行合同中的其他履約義務)收取相應的合同對價。
因此,與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有關的風險是不同的。應收賬款只承擔信用風險,除信用風險外,合同資產還可承擔其他風險,如履約風險。合同資產減值的計量、報告和披露,應當按照有關金融工具標準的要求進行會計處理。
2、涉及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在客戶實際支付合同對價之前或者在對價到期應付之前,已經向客戶轉讓了商品,應當按因已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金額的賬務處理:
借:合同資產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一般計稅)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簡易計稅)
企業取得無條件收款權時的會計處理:
借款:應收賬款
貸款:合同資產
【案例】2×2020012年12月1日,甲公司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a、b合同價為500萬元。a商品單獨售價120萬元,b商品單價480萬元,單價600萬元。合同約定,a貨物在合同開始日交付,b貨物一個月后交付,只有兩種貨物全部交付后,甲公司才有權收取500萬元的合同對價。a商品和b貨物分別構成單一履行義務,其控制權在交付時轉移給客戶。上述價格不包括增值稅,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1)交付a商品時:
合資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500×120/(120+480)
(2)交付b商品時:
借:應收賬款 500
100
400(500×480/(120+480)
(二)合同資產減值準備科目
與合同資產相關的減值準備可根據合同詳細計算。具體會計處理如下:
1、合同資產減值的,按減值金額進行會計處理:
借款: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合同資產減值準備:
2.轉回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的會計處理:
借款合同資產減值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
(三)合同負債科目
本科目會計企業已收到或應收客戶對價并應向客戶轉讓貨物的義務,應按合同詳細核算。主要會計處理如下:
1.企業向客戶轉讓貨物前,客戶支付合同對價的,企業應當按照收到的款項進行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款:合同負債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如果開具發票,做這個分錄)
2.企業將貨物轉讓給客戶后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合同負債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
肖太壽老教師特別提醒:企業應轉讓商品收到的預收款,適用新的收入標準進行會計處理,不再使用預收款科目。
(四)合同履約成本科目
本科目會計企業應確認為履行當前合同或預期合同的資產成本,包括與合同直接相關的成本,包括直接勞動力、直接材料、制造成本或類似成本(如組織管理生產、施工、服務等活動的成本,包括員工工資、勞動保護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維修費、材料消耗、供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財產保險費、工程保修費、污水排放費、臨時設施攤銷費等),以及僅由合同造成的其他成本(如:支付給分包商的成本、機械使用費、設計和技術援助費、施工現場二次搬運費、生產工具和設備使用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工程點支付費、現場清理費等)。
本科目可根據合同設置服務成本和工程建設進行詳細核算,但企業履行合同產生的毛利潤不計入本科目。主要會計處理如下:
1、上述合同履約成本發生時的會計處理:
借款:合同履約成本
貸款:銀行存款、員工應付工資、原材料等
2、對合同履約成本進行結轉(攤銷)時的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貸款:合同履約成本
(五)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科目
與合同履約成本相關的資產的減值準備可根據合同詳細計算。與合同履約成本相關的資產減值的,減值金額如下:
借款: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轉回資產減值準備時的會計處理:
借款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
(六)合同取得成本科目
本科目會計企業取得合同的增量成本,可按合同詳細計算。增量成本是指企業不取得合同的成本。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時的會計處理:
借款:合同取得成本
貸款:銀行存款、其他應付款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攤銷合同取得成本時的會計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款:合同取得成本
肖太壽老師提醒:為簡化實務操作,該資產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可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七)合同成本減值準備科目
本科目與合同取得成本相關的資產減值準備可根據合同詳細計算。
1、與合同取得成本有關的資產減值的,按減值金額進行下列會計處理:
借款:資產減值損失
貸款:合同成本減值準備
2.轉回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款:合同成本減值準備
貸款:資產減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