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哪些(內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哪些內容)
內部控制的常見問題是什么
本文從內部控制是什么、內部控制責任的分離、誰負責內部控制、更好的內部控制例子、如何評估內部控制等方面為您整理了內部控制的常見問題。
1.內部控制是什么?
內部控制是靠組織的董事會成員、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實現的過程。目的是為了合理地保證:
⑴經營效率和效果;
⑵財務報告的可信度;
⑶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這聽起來可能很復雜,但如果董事會、高級主管甚至部門主管都能合理保證:
⑴了解組織、分支機構和部門的預期業務目標;
⑵財務狀況或月預算報告包含可靠數據;
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2.責任分離是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嗎?
內部控制不僅可以在人數有限的小部門實施,還可以在人數眾多的大部門實現。內部控制包括五個相關要素:
⑴控制環境:包括所有員工的正直、道德價值觀和能力。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高級管理層和董事會的關注和指導對環境控制有很大的影響。
⑵風險評估:每個組織或部門都面臨著各種外部或內部風險。管理層必須識別和管理這些相關風險,以實現組織的目標。管理層還必須能夠處理與經濟、工業、規章制度和經營環境相關的風險。
⑶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協助確保管理指令執行的政策和程序。除職責分離外,內部控制活動還包括批準程序、授權、審計、確認和審查以及資產安全。
⑷信息和溝通:人們必須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識別、獲取和交流相關信息,以便人們能夠履行職責。這一因素對內部控制非常重要。它不僅包括生成運營、財務和跟蹤信息報告的信息系統,還包括員工、監督和高級管理層的日常溝通過程。組織結構、部門和分支機構的信息和溝通也非常重要。
⑸監督:事后評估內部控制質量的程序是必要的??赏ㄟ^不間斷的監督、單獨的評估或兩者結合來實現。不間斷的監督包括管理層、督導的每天督導行為。管理層與內部審計師則都可以進行單獨評估。
3.誰負責內部控制?
內部審計部門不負責內部控制。事實上,內部審計部門扮演著重要的監督角色,并會提出建議。然而,董事長和高級管理人員最終對內部控制負責。部門主管和一般管理人員只對其管轄范圍內的內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負責。然而,在某種程度上,組織中的每個員工在內部控制系統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有員工應負責操作中的向上溝通,并遵守內外政策法規。
4.更好的內部控制例子
下面列出的幾個意味著內部控制很強。這些出現在你的部門嗎?
⑴授權限制已在整個部門明確個部門傳達;
⑵定期(核對)賬戶,使(與實際)一致。例如,月度應付賬款報告應與相關支持文件一致;
⑶確保設備、庫存、現金等資產的實物安全。定期盤點并與實物核對;
⑷部門政策應歸檔并定期檢查當前運行情況。此外,部門政策應有效地傳達給所有成員。應迅速識別和報告消極趨勢;
⑸部門負責審查費用相關文件,包括時間表,確定其完整性、準確性和相關政策程序的遵循;
⑹評估員工的能力和目標的到達;
⑺所有員工都接受適當的培訓;
⑻將規章制度變應傳達給所有合適的員工;
⑼每月審查預算和實際差異報告,報告所有負面差異;
⑽確定對單位目標實現有重大影響的因素。在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之間合理分配資源。
5.如何評估內部控制?
有許多工具和方法來評估內部控制。我們使用以下模型進行評估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目標、風險因素、風險可能性、控制活動和控制評估。
評估內部控制系統關鍵在于識別部門的財務管理和遵循目標。一旦目標被確定,就有必要確定所有可能阻止目標實現的風險因素(即在哪里會出錯)。根據高、中、低給予和風險因素的可能性排隊。最終評估(強、中、弱)是判斷活動管理風險因素控制的充分性,并給出風險的可能性。特別注意的是,沒有內部控制系統它可以完全消除風險。此外,強大的控制系統不能保證部門目標的實現。無論如何,它可以幫助部門按照其意圖運行,避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