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稅單價和不含稅單價計算公式(含稅價與不含稅價的計算公式)
在實踐中,我們經常聽到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那么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呢?要理解這個公式,我們必須首先理解什么是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含稅單價是一個稅收術語,一般是指含增值稅的單價,是賣方應繳納的增值稅。買方為一般納稅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可扣除應繳增值稅。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為含稅單價。至于將含稅單價分為非含稅單價和稅收,因為在稅收和金融領域,增值稅是外稅,即在生產流通環節,進入經營者的成本是非含稅金額,增值稅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在財務處理中,需要明確處理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這里需要使用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的計算公式。具體的計算過程相對簡單。以賣方收入確認為例,介紹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的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如下:
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1 適用稅率)或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 銷項稅額
不含稅單價=含稅單價÷(1 適用稅率)或無稅單價=含稅單價-銷項稅額
銷項稅額=不含稅價×適用稅率或銷項稅額=含稅單價-不含稅單價
一般增值稅稅率為13%、9%、6%,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增值稅稅率為13%。有時有5%、3%等增值稅的征收率。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納稅單價為11300元,支付金額為11300元,不納稅單價為1萬元[11300÷(1 13%),稅款為1300元。不含稅單價為1萬元,支付時需支付13%增值稅1300元,總支付金額為11300元[10000×(1 13%)。
你了解含稅單價和非含稅單價的計算公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