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公共預算收入是什么意思)
隨著2018年 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和 2019 年度預算報告的發布,我相信在閱讀預算報告時,我們無法區分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公共預算總收入的概念。兩者有什么區別?
總公共預算收入=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在地方+中央稅務部分。
(一)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部分稅收收入地分為部分+非稅收入
1.稅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稅(地方共享50%)、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地方共享40%)、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草稅、環保稅;
2.非稅收入主要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費等收入。
(二)地方上劃中央的稅收部分=總公共預算收入-公共預算收入一般在地方
地方上劃中央稅務部分=增值稅(中央共享50%)+消費稅(中央共享100%)+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中央共享60%)
特別是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中包含的上劃中央稅收部分,是指收入完成過程中按比例分為上劃中央部分,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央支出上解是指地方政府按照制度和政策上解中央支出,屬于上下級財政間轉移支付。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3)土地出讓收入,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是政府基金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包括在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