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杠桿定義(財務杠桿影響)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如果我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移動地球!“
財務管理杠桿,一般來說:當你賺錢的回報遠遠高于借錢的成本時,你應該果斷考慮多借錢。
杠桿的產生是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收入的微小變化導致利潤的巨大變化。
固定成本分為兩類:(1)與經營活動相關的固定成本;(2)與財務活動相關的固定成本
財務杠桿
定義:由于存在債務融資產生的固定利息費用,稅前利潤的變化導致每股收益的變化程度較大;
公式:
總結: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只是財務風險的放大器,真正造成財務風險的因素是稅前利潤的變化。
此外,經營杠桿影響稅前利潤,財務杠桿影響每股收益;
財務杠桿的后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會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后果。
1、投資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當投資利潤率低于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產生負面影響,其后果是企業主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的損失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是企業使用債務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財務杠桿:通過支付利息(固定成本)獲得資金使用權。比如一個老板本金50萬,年投資回報率20%,不借,年回報10萬。如果貸款100萬,利率10%,每年可以支付10萬元獲得100萬資金的使用權,然后投資150萬本金和貸款。如果收入還是20%,扣除利息后年回報20萬,完全放大了一倍。如果年收益率降低到6%,利息就無法覆蓋,就會出現虧損。
因此,支付固定成本以增加杠桿的優勢在于以較小的成本利用更多的資源。缺點是企業需要定期支付固定成本,無論經營情況如何。如果經營不利,杠桿變為負,企業就會有經營風險(business risk)或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現金流出現問題,增加破產風險,杠桿是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