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利息資本化(利息資本化是什么意思)
利息資本化的概念
利息資本化是會計準則之一。在會計方面,組織(如公司)的費用可視為資本投資費用或日常費用。
例如,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利息支出在公認的會計準則中有一套指導方針,即按照收費合作的原則。因此,項目的所有利息支出應視為項目的資本成本,即利息資本化。
審批利息資本化條件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專項貸款產生的利息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資產支出已經發生
這里所指的資產支出只包括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帶息債務的形式購買和建設固定資產的支出。其中,支付現金是指用貨幣資金支付固定資產的購買和建設費用;非現金資產轉讓是指非現金資產用于固定資產的建設和安裝;承擔帶息債務是指因購買工程材料而承擔帶息應付款項。
(二)貸款利息已經發生
這一條件是指因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資金的利息。
(三)資產達到預定可用狀態所需的購建活動已經開始
主要是指資產的實體建設活動,如主要設備的安裝、工廠的實際建設等。但不包括 只持有資產,但不發生改變資產形式的施工活動。
例如,企業借入固定資產的專項貸款已轉入企業賬戶,即貸款利息已經發生,固定資產的實體建設也已經開始。但是,由于建設資產購買的工程材料資金尚未支付,且這些應付資金無息債務,此時固定資產的建設不占用貸款資金,不導致資源流出,貸款利息不應資本化,因為不符合開始資本化的第一個條件。另一個例子是,企業已經使用銀行存款購買建設固定資產所需的工程材料,固定資產的實體建設也已經開始。但是,專門借入的資產建設資金尚未到位,因此沒有相應的貸款利息。此時,不能開始資本化,因為它不符合開始資本化的第二個條件。再比如,企業為了建設固定資產,已經使用銀行存款購買了項目所需的材料,發生了資產支出,因此購買固定資產的專項貸款利息不能開始計算,因為它不符合開始資本化的第二個條件。再比如,企業為了使用銀行存款購買項目所需的資產,發生了資產,發生了固定資產支出,不允許購買固定資產的固定資產的專項也不能開始計算利息。
利息資本化比率和計算公式
每次會計期間利息資本化金額=固定資產累計支出的加權平均數×資本化率。
上述公式中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按每筆資產支出金額乘以每筆資產占用天數與會計期間覆蓋天數之比計算確定。這里的每筆資產占用天數是指發生在固定資產上的支出所承擔的貸款費用的時間長度。會計期間覆蓋的天數是指計算資本化貸款費用金額的會計期間長度。
上述公式中的資本化率應根據不同情況確定:
首先,如果購買和建設固定資產只借入專項貸款,資本化率為貸款利率。
二是借入購建固定資產以上專項貸款,資本化率為這些專項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利率資本化會計分錄
由于稅法和會計準則對資本化利息的本金和時間的差異產生了資本化利息的差異,以及應納稅時間的差異或可抵消時間的差異,所涉及的會計處理相對復雜。以固定資產折舊為例。
企業年初借入資金建設固定資產,年底交付使用。根據會計制度,資本化利息為20萬元,稅法規定為30萬元,適用所得稅率為33%。
借:遞延稅 33000
貸款:應交稅金 33000
如果折舊按20年計提,每年結轉時差
借:應交稅金 1650
貸款:遞延稅 1650
這里必須注意的是,兩者資本化利息的差異不是會計錯誤,企業不需要調整固定資產的原值,只要會計處理產生的時間差異。在上述情況下,按會計準則計算的資本化利息超過稅法規定計算的資本化利息的,應當作出相反的會計分錄。企業在進行上述會計處理時,應同時做好會計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