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的工資大于實際發放的工資(計提數和實發數不一樣)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提取金額大于實際金額,我們該怎么辦?如何進行會計處理?這類問題發生的頻率特別高。如果你不知道這部分,讓我們來看看會計網絡。
在工作中,應付員工工資的計提數大于實際數,該怎么辦?
1、員工工資計提數大于實際發生數,計提時分配到各種費用和成本中,用與實際發生相比的差額沖費用;
2、二級科目工資和社會保險費設置在應付職工工資科目下,應付職工工資包括社會保障。管理費是否增加取決于公司的社會保障是否包括在工資中
(1)計提時:
借:管理費-工資
管理費用-社會保障
貸款:應付員工工資-工資
應付員工工資-社會保障
(2)繳納社保時:
借:應付職工工資-社保
其他應收款
貸款:貨幣資金
(3)發工資時:
借:應付員工工資-工資
貸款:貸款資金
其他應收款
可以使用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沒有強制性規定。反正貸款是平等的,只是暫掛科目。
(4)如果工資包含社保,也就是說員工自己全額繳納社保。
借:管理費-工資
管理費用-社會保障
貸款:應付員工工資-工資
應付員工工資-社會保障
這類問題的關鍵在于提取是否準確,余額只不過是兩種:一種,提取準確,未完成。第二,提到不準確,提到更多,對于前者,應及時支付,對于后者,可以收回成本,也可以在下個月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