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資本,實收資本,投入資本的區別(注冊資本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些術語,但他們不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別。今天,讓我們來談談注冊、認購和實收資本的概念。
注冊資本
注冊資本是企業成立時向注冊機構承諾的成立本金,即企業成立公司的準備金額。注冊金額最終反映在企業工商登記的營業執照上。
認繳資本
企業的成立有時可能超過一個創始人。如果多個企業家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他們需要討論彼此的投資金額,這被稱為認購資本。
認購資本是分攤注冊金額的過程。由于公司實行法定資本制度,即企業注冊資本必須在成立時一次認購。認繳資本一般等于注冊資本。
實繳資本
實收資本又稱實收資本,即企業成立時各投資者實際支付的金額。中國法律規定,企業的實際出資額可以一次性、分次、期限內支付,實收資本一般小于注冊資本。
我相信你通過上述概念對待它注冊資本、認繳資本、實收資本有了大致的了解,有些朋友可能聽說過注冊資本可以隨便寫,實收資本不一定等于注冊資本。是這樣嗎?
讓我們談談這些問題
每個企業都有注冊資本舊公司法下公司注冊時必須按規定進行注冊資本出資到位,還需要驗資并提供驗資報告,財務報表上的實收資本必須等于注冊資本。
但自2014年3月1日起,公司注冊資本實行認繳制。在公司注冊時,工商部門只需注冊公司股東認購注冊資本總額,不需要注冊實收資本,也不需要提供驗資證明文件。
在公司注冊時,實收注冊資本甚至可以說是零,認購到位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在這樣的制度下,實收資本是實際認繳到位的資本,而不是注冊資本。
注冊資本越低越好嗎?
在有限責任公司中,注冊資本是企業對外承擔法律責任的上限。例如,一家公司破產,以公司現有資產清算后的價值償還債務,不足以償還的部分不能要求公司股東用私有財產償還債務。
例如,如果股東的認購資本是1000萬元,而只到位了500萬元,這時,公司破產了,出現了800萬元債務,公司資產清算后只能償還200萬元600萬元如果無法償還,股東需要認購未到位500萬元注冊資本認繳到位,用于償還債務。
從這個角度來看,注冊資本越少,股東的法律責任就越小。但注冊資本越少越好。如果注冊資本太少,客戶和供應商會覺得公司的實力不夠,這需要權衡。
我相信小伙伴現在對注冊資本、認購資本和實收資本有了大致的了解,這也是一些需要開公司的小伙伴需要面對的問題。
只有了解更多關于公司的知識,我們才能更好地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