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賬務處理(出售持有待售固定資產賬務處理)
持有待售資產一般是指持有待售固定資產,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涉及單項資產和處置組。如何處置待售資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了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問題?
如何處置待售資產?
將固定資產轉為持有待售資產的會計處理是:
借款:持有待售資產
累計折舊
貸款:固定資產-固定資產
持有待售資產處置,會導致持有待售資產減少,資產減少計入貸方,同時會導致貨幣資金增加。持有待售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是:
借:銀行存款
貸款:處置待售資產
資產處置損益(或借方)
持有待售資產是什么意思?
如果非營運資產的賬面價值主要通過出售而不是使用來收回,則實體將其歸類為待售資產。該分類也適用于處置組,即一組實體計劃在交易中處置的資產和一些可能的債務。持有待售資產是指公司有明確計劃出售資產的長期資產。它們以較低的賬面價值或公允價值列入資產負債表,不收取折舊費。
公司擁有的許多長期資產本質上是特殊的,不能在一夜之間出售。在許多情況下,銷售合同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從公司決定出售資產之日起執行。在此期間,資產不用于運營,因此無需從資產中收取折舊費。
持有待售資產需滿足條件:
將非流動資產或處置集團歸類為待售資產的條件如下:
(1)資產資產必須立即出售,而且很有可能出售。
(2)資產當前必須以相對于其當前公允價值合理的價格積極銷售。
(3)銷售應在分類之日起一年內完成或預期完成。
(4)完成計劃銷售所需的行動將完成,計劃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或撤回。
為了使銷售的可能性很大,管理層必須致力于銷售資產,并積極尋找買家。銷售可能不會在一年內完成,但延遲實際上是由實體無法控制的事件造成的,實體仍然必須承諾出售資產。在許多情況下,一家公司決定在一筆交易中出售一組資產。這樣的資產被稱為處置組。